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被民营企业家誉为“定心丸”的9章78条法律,以公平竞争、权益保护等制度设计为民营经济注入法治动能。日前,天九共享集团创始人卢俊卿携《赢在下半场》主题演讲登陆郑州,为这座中国铁路心脏城市的企业家们勾勒出一幅“法治护航、政策赋能、主动破局”的转型图景。

法治筑基,从制度红利到发展势能

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民营经济地位,这相当于给企业吃了长效定心丸。卢俊卿在演讲中开宗明义指出,法律条文中的“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健全信用修复制度”等条款,直击民营企业长期面临的“玻璃门”“旋转门”痛点。他以郑州“十四五”规划中的民企赋能政策为例,强调地方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协同效应:“当顶层设计提供公平竞争的土壤,地方政策注入资源活水,企业要做的就是主动破局,把制度红利转化为发展势能。”

数据显示,2025年郑州民营经济贡献全市65%的GDP、80%的就业,但转型阵痛同样显著。卢俊卿用“体检报告比财报更惊心”形容企业健康危机,指出过度依赖传统路径、创新动能不足、代际传承断层三大挑战。他特别提到,郑州作为“陆港+空港”双枢纽城市,正面临“陆港+AI”的产业变革机遇:“传统枢纽经济乘以人工智能,等于内陆企业玩转全球化的新公式。”

破局三策,健康、智慧、传承的共生哲学

面对转型压力,卢俊卿提出“枢纽经济升级版”解决方案,首推“健康革命”。企业家的身体是1,财富、名誉都是后面的0。要做少林功夫的持久修炼者,而非透支生命的短跑选手。这一理念引发全场共鸣,多位企业家在互动环节坦言“长期高压导致决策失误”。在财富跃迁层面,卢俊卿给出“陆港+AI”双风口战略。他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例,指出通过人工智能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使内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30%:“当5G基站覆盖全域、算力规模突破8200P,郑州完全有能力打造数字丝路新枢纽。”而对于代际传承难题,他提出“黄河智慧”培育计划,强调将河南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与创新思维结合:创二代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文化基因的传承。

共生未来,从孤勇者到群狼式生态

演讲现场,卢俊卿作词、AI作曲的《老板难》再度唱响。这首民企版《孤勇者》以“黄河九曲终入海,难中求进才是魂”的歌词,道出中原企业家的集体心声。中国民营经济的下半场,需要告别猛虎式孤勇,拥抱群狼式共生。这一观点与郑州“大综合一体化”网格化治理体系形成呼应,当政府构建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级的治理网络,企业更需通过资源共享、生态共建实现协同发展。

未来已来,中原民企有自己的星辰大海。当法治成为底色,政策化作东风,中原民企完全有能力在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打造新增长极。这场持续三小时的思想碰撞,为郑州企业家注入破局信心,更揭示了一个真理,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主动进化者永远掌握先机。

标题:卢俊卿天九共享郑州开讲,以法治为基,豫企破局正当时

地址:http://www.j4f2.com/ydbjj/4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