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4字,读完约3分钟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方兴未艾,人们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缅怀伟大的领袖。 央视电影频道( cctv-6 ) 12月26日19:45播出电影《毛泽东的故事》,遵循毛泽东的笑与悲、智慧与幽默、真挚与执念、浪漫才华与光辉的道德,展现出他与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孩子的

“《毛泽东的故事》:展现主席与人民的深厚感情”

毛泽东,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巨人是民族的骄子,是国家的功臣,但同样造就了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他也有自己的感情世界。 《毛泽东的故事》给我们看了一幅描绘毛泽东感情世界的壮丽画卷。

电影在艺术上不过时,以开辟自己的道路为目标,要表现毛泽东的感情世界,在主题素材的开拓和结构的解决上有独特的功夫。 表现历史人物的电影大多把观察力集中在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漩涡上。 许多史诗级电影也展示了毛泽东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在战争风云中的雄才大略。 这部电影根据表现人物感情活动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聚焦于历史巨画的细节。

“《毛泽东的故事》:展现主席与人民的深厚感情”

影片在毛泽东情感世界的发掘中强调了毛泽东和人民之间的血肉之情,通过描写他和普通劳动群众的关系,展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在电影中,毛泽东得知农民们来看戏时,珍藏着捐赠登记表,还记得“向家乡人民借了难忘的人的情债”。 这种深厚的感情确实是感动和感慨。

“《毛泽东的故事》:展现主席与人民的深厚感情”

此外,电影对毛泽东情感世界的表现也是立体的、多方面的、迅速的发展。 电影没有回避毛泽东有错误。 例如,在列车上,我听说粮食亩产超过一万斤,他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相信是真的。 在鸭楼的戏里,可以看到他生气了,用力推警卫,去见老百姓。 这里代表着毛泽东的性格,他推的其实不是警卫,而是包围他使之与大众隔离的环境和无形的力量……这些细节中渗透着沉重的历史感,意味深长。 毛泽东对幼女的到来面带笑容,为爱子的牺牲流泪,勉强选择2百斤粮食时的倔强,听到人海欢呼声时的些许陶醉,晚年在书房独处时的些许孤独和沉郁……

“《毛泽东的故事》:展现主席与人民的深厚感情”

电影有两部戏,寓意特别深刻:从西柏坡到中南海,从江山到江山,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国历史的转折点、里程碑。 对毛泽东的个体来说,是更大的历史转折。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场面,万人道别,弃车而行。 没有欢呼声,没有锣鼓爆竹,没有音响效果,毛泽东也只有一句台词,但是表达担心在这个历史转折时能否特有浓厚的“恋土”情结和“进京考试”的思想和感情,震撼人心……另 外面,隐约传来了《东方红》的曲子,身后,卫队长远远跟在后面,将毛泽东走过的廊灯一盏盏熄灭,屏幕上是越来越小的红地毯衬托的远景,身心疲惫的毛泽东孤独, 慢慢地走来走去……这两出戏是否有“出处”,谁也没调查过,但电影运用这两个场景,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咀嚼。

标题:“《毛泽东的故事》:展现主席与人民的深厚感情”

地址:http://www.j4f2.com/ydbyl/1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