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7字,读完约1分钟

最近,《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布了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成果首次揭示了小鼠体外受精(ivf)性别比例失衡的内在机理,并通过调整ivf培养体系解决了ivf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

目前,体外受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良种动物的培育和人类不孕症的治疗。在家畜中,牛的体外胚胎生产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快速繁殖技术,它比牛的正常繁殖速度快几十到几百倍。近年来,它也在北美得到了大规模的初步应用。在人类中,全世界已经有超过540万试管婴儿通过试管受精技术出生,并且其数量正以每年35万的速度增长。

我国科学家揭示体外受精胚胎性别比例失衡机制

然而,一些数据显示,家畜甚至人类的体外受精技术仍然面临着各种短期或长期的健康风险,例如堕胎、性别失衡、出生前后的发育缺陷以及出生后各种疾病风险的增加。其中,性别比失衡是引起科学界和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其内在机理仍不清楚。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田见晖领导的研究小组证实,试管婴儿导致的女性胚胎X染色体失活(xci)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和出生性别失衡。该小组进一步发现,两个核心因子的表达抑制是导致X染色体失活的关键因素。最后,研究人员发现,在胚胎培养基中添加低剂量维甲酸可以显著改善体外受精胚胎中X染色体表达的沉默,缓解女性胚胎的异常发育,纠正出生性别比接近正常范围。

标题:我国科学家揭示体外受精胚胎性别比例失衡机制

地址:http://www.j4f2.com/ydbxw/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