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75字,读完约8分钟

中英全面建交谈判经过22年于1950年英国承认从新中国到1972年中英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中英全面建交谈判持续了22年 两国谈判的要点是联合国席位问题和台湾问题,在中英谈判接近完成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突然宣布了访华计划,抢占了西方各国缓和对华关系的先机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英谈判条件发生了变化,经过长期协商,两国最终晋升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972年中英全面建设成为中英关系迅速发展的里程碑 根据建立中英大使级外交关系文件(贺梦楚摄)的英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的英海外交部文件,英国的外交政策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总是追随美国,其对华政策有一定的自主性 1950年英国在西方各国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表级外交关系,70年代中英两国共同调整了对美政策,改变了中英关系长期受美国因素制约的状况,为中英外交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1970年,毛泽东会见英国驻华代理约翰谭森( john denson )时,请谭森转达他对英国女王陛下的问候。 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斯也期待中英关系早日正常化 中英两国交换大使的问题再次被提到议程上 中英谈判以1971年7月尼克松宣布访华为指标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1年1月至7月,中英谈判代表分别是中国驻英代理裴健章和英海外交部政务次长安东尼·罗伊尔( anthony royle ),谈判在伦敦进行 中国认为英国应该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撤回英国驻台湾淡水的领事馆 第二阶段是从1971年7月到1972年3月,尼克松突然宣布访华后,中英进一步谈判如何改变“台湾地位未定说”。 1972年1月,英国驻华代理谭森卸任,新任驻华代理约翰艾蒂思( john addis )来到北京继续与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谈判,1972年3月中英两国正式晋升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香港:中英两国桥梁首相希斯的对华政策旨在实现中英关系正常化,维持香港的和平与繁荣,增加英国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1971年4月,英海外交部远东司长在英海外交部会议上说:“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比西欧各国的关系更重要。” 香港的地位很重要,所以我们和北京政府的关系越融洽,解决香港的问题就越容易。 “中英两国在维护香港稳定方面有共同的目标 香港是远东的主要国际贸易港是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的重要基地和英国远东战术阵线的核心 英国希望缓和与北京政府的关系,不要破坏英国在香港的商业好处 中国为了在时机成熟时恢复香港和恢复对香港的主权而与英国交往 对中方来说,晋升中英外交关系也需要与英国建立良好的联系 中国第一位联合国大使黄华在回忆录中写道,香港在英国人的经营下成为自由商港,进出的商品没有关税和低税。 这是英国通往太平洋的重要枢纽港,各国商船和军舰频繁进出停泊 重商主义和低税政策极大地丰富了香港的利益 另一方面,香港的繁荣也得不到中国大陆内的支持,香港对内地的依赖是多方面的,淡水、食物、电力大多由内地优质廉价供应 如果中国大陆停止香港的物资和人力支援,英国在香港的产业将遭受巨大损失。 相比之下,英国从台湾淡水的领事馆撤退,给英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英国对外贸易数据显示了英国对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贸易量差距 1970年英国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额为4460万英镑,进口额为3350万英镑 英国对台湾地区的贸易量是大陆的十分之一左右,中国大陆广阔的市场对英国有更大的魅力 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 edward heath )的“尼克松休克”影响了谈判进程1971年4月,中英就台湾问题达成协议,两国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美国的态度和动作很微妙。 英国驻美大使盖米尔( guy millard )向英国海外外交部远东司长表示担忧,美国主张英国推迟对华谈判,认为英国不应该听从美国的建议 英国可能在最后一刻被美国告知了中美关系的进展,但只能从第二天的报纸上知道 美国正在通过乒乓外交等方法改善对华关系,但推迟了英国和中国全面建立邦交 另外,中国为了恢复联合国席位,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十几个国家在英国之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联合国席位,中国不渴望英国的赞成票,英国不容易以承认中国的联合国席位为筹码与中国谈判 事态的迅速发展正如米勒大使所预料的那样,美国对华关系的突变压倒了英国 1971年7月15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突然宣布了访华计划,英国政府在这35分钟前接到了美国的通知 英国政府对此感到愤怒,这次“尼克松冲击”成为中英谈判的拐点 英海外交部应美国的要求,推迟了与中国建立邦交的谈判,随时向美国报告了中英关系的变化,但最后英海外交部落后于美国,推迟了与中国谈判的最佳时机 英国在中英谈判中陷入被动地位,更难以拒绝中国的谈判条件 英国担心美国会更早地派遣驻华大使到北京就职 美国一边推迟中英谈判,一边推进中美交流 根据希斯和尼克松的协定,对中政策有重大变更的情况下,美国会和英国协商 尼克松冲击把美英协议变成美国通知英国,英国在最后一刻知道了尼克松的访华计划 美国对华政策的突变损害了英国对美国的信任,英国质疑尼克松政府的诚信,英国担心同样的背叛也会发生在美国海外外交的其他方面,英国正在转向更加自主的外交决定方法 英国国家档案馆(贺梦楚摄)台湾地位的表现成为谈判重要的尼克松访华后,中国要求英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省份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投票通过决议,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了联合国席位 英国投了赞成票,联合国席位问题不需要进一步讨论,谈判的新议题是英国如何改变“台湾地位未定说” 根据文件,英方权衡了应该如何表现对台湾的角度。 “如果拒绝承认台湾是中国的省份,21年来,我们试图派遣驻华大使的努力将面临失败,美国有可能与中国争先派遣大使。 我们与中国签署的2500万美元的飞机销售合同可能会落空。 如果接受台湾是中国的省份,我们过去反复进行的“台湾地位未定说”会改变吧。 北京政府将与我们缓和关系,有助于英国进一步开拓中国大陆的市场 他说:“中国希望中英贸易作为谈判的筹码,对英国施加压力,英国表达台湾问题。 在英国失业率高的国内环境中,英国商界人士也希望中英缓和关系,得到越来越多的机会扩大对华贸易 如果中国限制英国对华出口贸易,英国将无法达成以前的贸易量 英国国家档案馆藏中英联合公报原件(贺梦楚摄) 1972年1月,英国新任驻华代理艾蒂思到达北京,经过新的协商,中英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用内部交换文的方法阐明了台湾地位的相关表现。 3月13日,乔冠华和艾蒂思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英交换大使的联合公报,决定派遣本国到对方首都的外交代表,由代理升为大使 联合王国政府承认中国政府认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的角度,决定废除在台湾的官方代表机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英国积极与中国谈判升级外交关系,维持了英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 英国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上的投票不服从美国,支持中国 中英谈判接近完成时,美国故意推迟中英谈判,尼克松先访华,英国受到了“尼克松冲击”的影响 之后,英国在制定外交决定时采取更加自主的态度,这比遵循美国的政策更有助于维护英国国家的利益 英国政府在尼克松访华后迅速升级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把英国政府派往北京的外交代表从代理提升为大使 中英两国最终达成协议,结束了长达22年的全面建交谈判 前任英国首相希斯卸任后对中国进行了26次访问,邓小平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希斯86岁高龄时,他获得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的“人民友谊使者”称号,作为对希斯对中英外交贡献的感谢。 参考资料1.levelofdiplomaticrepresentationbyukinchinaandbychinainuk,APRIL 21,1971,fco21/833. (the national archives,uk ) .2. anglo-chineseexchangeofambassador,March 13,1972,FCO 21/988 uk nixonandtheanglo-American relationship ( basing stoke:Palgravemacmillan,)4.黄华:《经验与见闻——黄华回忆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31届

标题:【要闻】中英建交为何谈了22年:联合国席位和台湾问题是关键

地址:http://www.j4f2.com/ydbxw/16113.html